5月12日上午,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会议室内气氛热烈,81级校友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周向宇与师生亲切座谈,为青年学子提供学习与生活上的精准指导。座谈会由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黄云清主持。
“周院士,平时钻研相关定理和问题时,当如何自然地举出正例和反例?”“身处AI的时代,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运用AI来进行研究呢?”
面对学生接踵而来的问题,周向宇耐心细致地一一作答。“只了解一个抽象的定义并不代表自己已经学得透彻,还需要用具体例子来支撑,才能知道这个定理在讲什么问题。” 周向宇指出中国传统数学有具体和抽象相融合的特点,要在具象的例子里得出抽象的结论,并学会用具象的例子补充抽象的结论。他强调要学会逆向思考,在原有事例上加条件,抓住各部分知识内在的联系,在已知中贯通新知,感受数学的魅力。
周向宇认为,尽管计算科学研究本身正在不断变化,但AI无法代替需要在持续的思考中不断深入的数学研究。在AI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,青年要学会灵活应用AI,借助AI来提高自己的认识。此外,他特别强调对AI的运用需要一个甄别的过程,应考虑清楚AI能为自己做什么,并以此来服务自身的思考。
除了解答大家在专业学习上面临的难题,周向宇还言简意赅、具体深刻地回答了青年综合素养提升、如何调整心态等问题。
“做一名数学家需要哪些重要的品质?”周向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,勉励青年学子培养个人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,“知新才能创新”,要抓好“学、问、思、答”四个关键环节,了解前沿动态,有针对性地提出疑问,持续追求创新。
如何在科研中实现有效的精力管理?周向宇认为,要勤加锻炼,注重用脑“卫生”,根据自己的兴趣放松状态;及时补充身体营养,注重膳食均衡;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,为每一次进步而感到愉悦,不断提升学习兴趣。
在一问一答之间,周向宇同师生热切交流,就具体问题进行详尽分析,话语平实、深中肯綮、循循善诱,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。
“不同于以往的大讲座,周院士的座谈交流贴合同学们的学习日常,开拓了我的视野,让我明白了在思考问题时要抓住要害,直面问题核心。”2023级数学类韶峰班学生王轶凡说。